红盾小说网>青春小说>帝国再起 > 第一百零二章 桂林之战(下)
    “……马闻象鸣皆颠厥,有德众遂奔,掩杀大败。”

    清军在大榕江畔最后的反击也就此落幕,而此时,天下起了大雨,道路迅速的泥泞起来,清军的逃离在脚下的湿滑中越发难以成行。直到最后,孔有德仅以身免,未免夸张,但是亲信部将李虾头被明军射杀,所率大军尸横遍野,死者无以计数。

    这些清军尽是定南藩的藩兵,其中还不乏真正的汉军八旗。此刻旗帜散落在地面、那些死不瞑目的尸骸则从严关以南的战场一直铺撒了到了大榕江畔,曾经的赫赫声威更是已然被明军践踏在了烂泥之中!

    孔有德夺路而逃,凭借着对地形的了解和麾下亲兵们的竭力死战,总算是逃回了桂林城。奈何军队损失过于巨大,他一边关闭各门,一边逼迫城内百姓上城协防,早已是惊魂难以平复。

    “命令,线国安、全节、马雄立刻放弃辖区,率领部队全速回防桂林!”

    桂林城内守军已然不多,根本扛不住明军的猛烈攻势。孔有德急调大军回援,奈何明军的骑兵尾随而至,很快就进入到了截杀信使的任务之中。

    桂林一城,围数十里,光是城门就多达十三座,坚固非常。这里是南疆重镇,明廷凭此城控扼广西一省,单单是国初之时就已经分封了藩王镇守,由此可见一斑。

    只可惜,再坚固城池也须得有坚定的守卫者。孔有德及其残部素来是罪大恶极,他们根本不敢把命运交托在明军的怜悯之下,自是最为坚定的守卫者,无非是经此一败,数量实在太少罢了。哪怕,凭借着协守的百姓,也实在是捉襟见肘。

    第二天,六月三十午后,李定国亲率大军抵近桂林城下。将士的胄甲在阳光的照耀之下熠熠生辉,野外也布满了军队的旗帜,军鼓之声震天动地,军容之整齐更是罕见非常。这样的场面,实在是给予了孔有德以极大的震动。

    当天,大军就完成了桂林城的铁桶般的围困。休整一日,七月初二,李定国劝降无果,便率部进攻桂林城。

    在李定国的指挥下,明军“四面攻打,或扒城而入,或驱象坐开”。第一线的战士冒着雨点般的射箭,奋力攀登云梯,抢登城头,前仆后继。八旗参领芮城功、骁骑校周志元在城守战中为明军所杀,并一度打溃防守墙垛的清军。

    战况危急,孔有德亲自上城督战,定南王的旗号高高立于城头,清军士气大振,几经奋战,总算是暂且击退了明军的猛烈进攻。

    但是,明军攻势之猛烈也着实让清军疲惫不堪,协守的百姓更是趁着清军的疲惫纷纷放弃城守,哪怕是孔有德亲临第一线也已经难以挽回城防土崩瓦解的局面。

    七月初三,连续两日的猛攻使得清军疲于防备。明军一旦退兵,城头上便当即布满了疲惫不堪的清军,与那些战死者一同躺倒在城墙上,乍看去也分不清是哪个活着、哪个死了。

    明军退兵之际,一支利箭射出,拾到的明军见此上绑着一封书信便连忙送交了上去。直到李定国手中,细细看过,便连忙派人请来了麾下大将马进忠。

    马进忠者,陕西延安人士,曾为流寇,别号“混十万”。此人虽说是农民军出身,但却并非是大西军的嫡系,反倒曾经是大西军最大的敌手楚镇左良玉的部将。后来左良玉身死,左梦庚降清,他与一个叫做王允成的左良玉部将未有参与,留在湖广便倒向了湖广的明军。二人相交莫逆,素有“王马”之并称。

    射来书信之人,正是这王允成。王允成在湖广作战期间,降于清军,在孔有德的麾下任职。如今明军攻势之猛烈,桂林城不过是风雨士瞿式耜、广西总督张同敞皆在战后因不肯归降而被孔有德杀害。

    自永历四年年底攻陷桂林,拿下了整个广西后,孔有德便派遣部将镇守各地,自家在桂林靠着横征暴敛当起了富贵王爷。到了现在,永历六年七月初四,明军已经杀入省城。这中间,不过是一年多的功夫罢了,他就已经落入到了这般的穷途末路之中。

    “爹,毛帅……”

    毛文龙对孔有德有知遇之恩,更是天启朝明军反攻辽东的旗帜,孔有德生平对于毛文龙也是推崇备至,哪怕是后来成了清朝的王爷后依然“每言大将军时事,辄于色不自胜”。

    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只有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他们同样如此。如毛文龙之子毛承斗,当年他们南下时就曾专程派人相请,不光态度极其恭敬,并且还要向清廷保举其一个高官厚禄出来。奈何毛承斗以“愚不任官事,且惧违先将军志也”为由,加以回绝。

    毛文龙一生中收养了无数的养子养孙,其中绝大多数人都战死在了辽东的战场上,但也最终还是出了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这样的汉奸败类。孔有德等人推崇毛文龙,乃是私恩,但若是毛文龙泉下有知,只怕都要气得活过来将活活掐死在辽东的故土之上!

    定南王府,气势恢宏,占地面积极大,但是到了此时此刻,孔有德看着这一屋子的金银珠宝,耳畔听到的却是隐隐约约的明军的喊杀声。

    “杀鞑子啊!”

    说来倒也好笑,这样的声音当年也曾经从他的口中喊出,可是到了现在反倒是变成了明军追杀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