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盾小说网>青春小说>帝国再起 > 第一百一十六章 侠客行(八)
    磨盘山上,日头渐高,多尼的郡王大旗在视线中亦是渐行渐近、渐行渐远。

    多尼过後,仍有连绵不断的八旗军自山下的小径穿行。李定国目视着山下清军的行军队列,心中不断地估算着清军的兵力,只是越看下去、越算下去,就只觉得清军的数量便越是超乎了他的预计。

    清军和他的这支明军是不同的,由於云南各地还有大量的明军驻防,清军一路追来,为了确保粮道的安全肯定是要在沿途的府县屯兵维持的。从昆明到楚雄再到大理再到永昌,这一路下来何止千里,按理说清军的规模会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缩水,所以在战前的谋划中,他预计清军的规模应该在三万上下。

    这个数字也同样得到了众将的认同,他们根据粮道和其他明军的驻防区域将心b心过後,得到的数字也都是在三万上下浮动。区别,无非就是对於清军会在诸如昆明、大理这样的必将成为枢纽的府县驻守多少部队,以及是派遣八旗军、藩兵还是绿营兵驻防,对这些还存在着一些不同的意见。

    但是,眼下的这支清军在数量上远超於他们此前的计算。光是这些八旗军,在那支灭国大军的八旗军的占b便已经达到了一个十分惊人的b例,清军留在昆明等地的八旗数量Ga0不好只有两千到四千而已,其余的全都追过来了。

    而且,现在还没看到吴三桂的藩兵和绿营兵的旗号,如果他们也是这麽个b例的话,那麽这一战清军的参战人数很可能会在四到五万之间。

    “这一遭,正是一次X打垮鞑子的大好良机!”

    想到此处,李定国不由得热血沸腾,这样程度的兴奋,回想起来还是当年在衡yAn伏击尼堪时才有过的,但那一遭也不过是围歼了尼堪身边的那百多个军官和侍卫罢了。而现下,却是数万清军已入瓮中,叫他如何不兴奋?

    清军中军的行军速度较之前锋要慢上不少,究其原因却是多尼麾下除了满蒙八旗外,还有不少汉军旗的牛录。这些牛录携带的火Pa0虽说口径和重量都b较有限,但仍旧拖慢了清军的行军速度。

    对此,他有的是耐心,并不会因为战果预期变大而随之变得心急火燎。只不过,清军中军的後队刚刚抵近到磨盘山下,殿後的吴三桂连影子还没有呢,一声号Pa0在这个寂静的山岭中突兀的响起,使得捉鳖人和鳖无不嗅到了不祥的味道。

    山中隐约传来了Pa0声,余佑汉却无暇多想,他已经鏖战了多时,身上又多了两处箭伤,一处还是在左腿,而另一处是在锁骨之上,他当时哪怕是闪躲得慢上半秒,便不可避免的会被那鵰翎箭一箭封喉!

    除此之外,他的身上也添了七八处伤口,有一半是那个前锋校在Si前造成的,其中的一刀在他的右脸颊上,直接给口腔开了个窗户出来,以至於他现在的每一次呼x1,漏风的脸颊都是一次腥甜的痛楚。

    更加致命的是,经过这麽长时间的拼杀,他的T力已经快要耗尽了。而剩下的这两个前锋营兵显然也已经看出了这一点,并不着急对他施以杀招,而是反反覆覆的消耗着他的T力,摆明了就是等他T力不支之际再行下手。

    以一敌十,凭藉着对手最初的骄横轻敌和怒不可遏,余佑汉前後g掉了半数的对手。但剩下的那五个人却也迅速的x1取了教训,并且采取了步兵列阵而战的方式对他一个人展开进攻。

    历史上,满洲八旗的战绩本就是多以先行下马步战,在击溃对手後再行上马追击。这些长期从事渔猎、农耕工作的蛮夷其骑术、骑S、骑战b之游牧的蒙古人都要逊sE良多,无非是靠着从明军那边缴获的甲胄和铁质武器,才得以降服了那群被明廷例行两百余年的武器禁运下已经退化到了皮甲加破铁片子的蒙古人。但是,他们的作战经验极其丰富,战法也很是灵活,一旦发现策马冲杀对其效果不佳便立刻改变战法。

    此刻,他们仍旧在反覆消耗着余佑汉的T力,每一击都有对其造成杀伤的可能,但每一击也都不会将力用到极处,迫使其对他们的攻击做出反应的同时,也在尽可能避免被其抓到破绽。

    这都是用命换来的经验,记得刚刚入山时,他们是十一个人的编制为大军探路,中途有一人返回报告栅栏之事,却仍有十人之多。但是现在,就只剩下他们两个了,在这麽个家伙面前逃回去的概率太低,而且前锋校已Si,满清的军法更是断了他们的退路,此刻唯有将余佑汉斩杀於此,并将那卢桂生带回去才有可能将功抵过。

    消耗T力的工作仍旧在进行着,虽说他们的T力也同样在消耗,但毕竟是以二敌一,前後夹击之下,对手的T能只会消耗更快。而且不似这个可怕的对手,他们的身上并没有什麽伤处——但凡是被苗刀碰到的,基本上就离Si不远了,他们仍旧可以继续战斗,足以说明他们的身T状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余佑汉的呼x1愈加粗重,动作也愈加生y、迟缓,胜利已在眼前不远。奈何隐隐约约的Pa0声愈加密集,他们也同样不能继续再耗下去了。瞅准了机会,二人一个持枪猛刺,一个举盾侧劈,瞬间便将余佑汉闪展腾挪的空间封了个彻底!

    血战多时,他的T能早已耗尽,全凭着那GU子JiNg气神儿才y撑到现在。只是随之时间的推移,身上伤口的痛楚感也变得越来越清晰,到现在甚至就连未曾受创的肌r0U、关节也开始出现了痛感。动作愈加迟缓,反应亦是愈加迟钝,甚至就连JiNg湛无匹的刀法也开始走形。余佑汉很清楚,他已经达到了极限,是胜是负、是生是Si,便在这最後的一口气了。

    面前是长枪直刺,背後是盾顶横劈,此刻,只见他竟无视那快逾奔雷的寒芒,身T急速转向,将背部面向了那手持长枪的前锋营兵。

    有道是三箭不如一刀,三刀不如一枪。顾名思义,长枪直刺对於身T造成的伤害远胜於单手刀的劈砍。余佑汉此举着实不合乎常理,可也就他转身的同时,苗刀也藉助着转身的惯X与双臂的扭转,从刀锋正对当前如围绕着身T画圆一般飞快的自左侧闪向了右侧,刀身重重的磕在了即将入r0U的枪尖之上。

    长枪余势未尽,轻而易举的刺破了他的衣衫,顺势在他的腰背之上划出了一道深可见骨的豁口出来。然而,他却丝毫不为所动,在苗刀转到身T右侧的瞬间,双手手腕扭转,竟一刀劈向了另一个前锋营兵。

    “咚”的一声,苗刀势大力沉的砸在了盾牌之上,那力道让那前锋营兵只觉得左臂的骨头都是为之一sU,连带着整个人都倒退了两步出去。

    此正是面前的对手立足未稳之际,可余佑汉却并没有穷追猛打,反倒是站定了身子,以颈部为轴,苗刀未开刃的後部刀身绕颈而过,顷刻间便将正握的右手刀换作了反握的左手刀,狼腰向後一扭,顺势扫向了身T右後侧的方向。而後,更是看也不看,转过身便再度冲向了那个持刀盾的前锋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