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盾小说网>历史小说>千古异案 > 第160章 惊恐万状
    第160章惊恐万状

    它们顿感惊慌,好象终于明白了那句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这时再(yù)回头,已经彻底晚了。

    那本是硬实的地面突然变得象一湾绿水,草丛竟然也泛起了波浪。

    一开始,这些草丛还能托住石头们的脚,不多时,石头们就开始下沉。

    这时,尚在边缘之处的老石头好象是喊了几句什么——自然,它依然没有下去,还站在“安全地带”。

    那些石头再不能将它的话置若罔闻了,而是立即行动起来,只见它们一个个迅速地趴下,将自己的(shēn)体平躺在草丛之上。

    这时的草丛好象已经变成了沼泽地,石头们姿势如此改变,立即大大减慢了下沉的速度,如同飘浮在上面一样,随着草丛一同起伏颠簸。

    我立即被石头们的高智商所折服。

    接下来,老石头又发出一声号令,那些石头立即行动起来,只见它们迅速地向一起靠拢,然后相互牵起手脚——即:里圈的石头们手牵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园圈,而圈外的石头们则扯起它们的脚,形成更大的园圈,再后面的又牵起这些石头的脚,组成比那个还大的园圈。

    如此一来,巨大的石圈一环(tào)一环,面前的景象立即变得壮观无比。

    这样,那些石头更不易下沉,尽管草丛现在增大了颠簸的幅度,但终是无济于事,并且,那些石头们没有停在原地不动,随着老石头的号令,虽然缓慢却是执拗地向着草丛的边缘移去,一点点地,那些石头们接近了安全地带。

    看来,巨(ròu)开始发慌了,就见草丛突然高高地涌起,足有几丈高,如同一排巨大的波浪般将石圈儿卷起,然后又重重摔下。

    我本以为石圈一定会被摔得七零八落,四处散开,可是没承想波浪降下后,那些石头们依然牢牢地牵在一起,随着向外移动,小圈分解开来,与外围的大圈结合在一去,继而再分解,与后面的的圈结合,最终化为一个大圈儿,缓慢而有序地向边缘移去。

    现在的巨(ròu)不能继续镇静下去,一旦石头们移出它的势力范围之外,再就无法将它们吞噬掉了。

    不过,按着我的想法,这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吞就不吞呗,那也不是什么山珍海味。

    要不说你这块巨(ròu)真是来者不拒,贪得无厌,还能什么都当做“腹中美味”吗,人与狗都行,论到石头,这如果吃下腹中,那该是一种什么感觉?

    我小时候是个好奇心特强的孩子,什么都想玩,什么都想吃,我吃过虫子,吃过土,至于石头我自然也吃过,但那只是一颗小石子,很小很小,往嘴里一扔,嚼是不敢嚼的,就那样如同囫囵吞枣般地咽下去了,初进嘴的时候,还品尝了一下其味道,只感觉凉凉的,除此之外,索然无味,吞下腹中,由于东西很小,也无甚异常感觉。

    第二天,在如厕之时,因为跑肚,来不及进茅房,就蹲在猪圈旁,褪下裤子,只听得一阵“呲啦呲啦”之声响过,再看一下地面,发现那颗小石子已经被我拉出来了。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做那种无谓的尝试了,

    因为觉得太没意思。

    巨(ròu)盘踞于这荒野之中看来时(rì)不短,此期间必定“品尝”各种“野味”,对石头肯定不会陌生,想必,个中滋味一定有所体会,据我之猜测,可能与我之感觉会大同小异,没给我留下什么想头的东西,在它那里自然也不会“刻骨铭心”。

    如此费尽周折,把这些很不好摆弄的顽石吞下肚子,难道是想千古流留名,载入史册不成?

    我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能将之归于是那种“雁过拔毛”,“佛面剥金”的“乞丐”心理在作怪,即:与我遭遇者,天上飞的,地下走的,不论巨细,都要统统囊括于吾之腹中,便可得到最大的满足感,这就是它的处世宗旨。作“人”准则。

    看来,不仅是人间有着诸多的怪僻之人,动物界亦不乏此种异类。